1946年解放战争,本质上绝不是“内战”,中国差点成了“乌克兰”

2023-08-26 05:11:13 [来源:文史达观]

1946年解放战争,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“内战”。


(资料图)

其实,并不是那么简单。它更像是一场外来力量干涉和支持的外战。

抗日战争结束后,美、苏为了获得在华的巨大权利和利益,他们抓住蒋介石的“软肋”,开始疯狂、肆无忌惮的瓜分和攫取中国。

1945年8月14日,在苏联的重压和利诱下,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不平等条约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。

这一条约名字看起来好听,其实一点也不友好。苏联的野心是要我东三省的旅顺港口和长春铁路,乃至整个东北。东北是其出海的咽喉,对苏联的意义非常重大。

相较于苏联,美国与国民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更多了,数量高达76个。像极了如今乌克兰和美国签署的各项协议一样,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,几乎变卖了领土上的所有资源。

如果不是解放战争的胜利,中国极有可能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,那将是民族之覆灭。

形形色色的不平等条约

二战,1942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。

1942年之前,美国是大量援助日本,以消耗中国;后美国发现日本颓势已现,精心策划了“珍珠港事件”,美军正式参战,最终日军在长线作战不利之下,以失败告终。

日本战败后,美国开始亲自下场,从另一个方面“蚕食”和“瓜分”中国。他以和国民政府在政治、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为借口,胁迫国民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。

1945年11月21日,美政府与国民政府签订了《美国在华空中摄影协议》,自此开始,美国的所有飞机都可以在我国领空开展各项军事调查、侦察活动。

1945年12月27日,美国政府与国民政府签订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》,美国开始对我国金融体系实施渗透。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,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,美国打在了七寸上。

1946年5月,美国政府与国民政府签订了《成渝铁路修建协定》,规定美国拥有该铁路的相关权利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© 2021 大众早报网 版权所有,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