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 世界百事通

2023-04-07 09:13:03 [来源:阿学沉鱼]

在我们办公室里,张姐是过得最精致的女人。甚至那些二十岁出头的实习生,也比不过张姐。


(资料图)

张姐今年已经30岁了,在公司工作五六年了,可是工资却没有变过,还是6000块钱。

张姐一出手,就是3万块钱的包,刷卡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,张姐租的房子也离公司很近,每月房租4500。

但是据同事小道消息传出:张姐信用卡都欠了8万左右了,没有结婚,30岁还靠家里补贴!而且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都已经退休了,结果又得上班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张姐的事情让我感觉到害怕,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的我们,该如何过好我们的小日子呢?

一:分清:必要,需要,想要

职场中我们,在自己还是基层员工的时候,一定要控制住消费,让自己的钱包跟得上自己的欲望。

有一个简单的节流方法就是分清楚:必要,需要,想要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比如张姐在已经负债的时候,她买一个最普通的十几二十块钱的包,可以算为必要;

她卖一个和自己衣服相搭配,或者看起来不是那么穷酸的包,这是需要;

那她刷信用卡买一个3万块钱的包就是想要层面的了。

在我们还是基层员工,没多少薪资的时候,最好只买自己必要的东西,把钱省下来,而不是一味放纵欲望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二:把钱当做种子,而不是粮食

在职场,过得比较好的人,一般都把钱当做种子,而不是粮食。每花出去一分钱,都要想想这分钱能为自己带来什么?

因为种子是可以种下去长出来更多的钱的。而粮食越吃越少,吃完了,自己还得再去工作赚粮食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比如张姐就是把钱当做粮食来用。因为张姐买的包包,只是消耗品,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钱。

如果张姐花三万块钱,去买书看书,或者学习跟自己职业技能有关的课程,张姐现在的工资肯定高于6000元。

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那些能让自己获得更大回报的事情上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三:想办法赚更多的钱

只是一味的节流并不能使我们过得更好,我们也想过好日子呀。所以就需要开源,想办法赚到更多的钱。

在职场基层的我们。收入来源可以有哪些呢?一是工资收入,二是兼职收入,三是理财收入。

工资收入取决于你的职位,取决于公司给你发多少薪水,要想升职加薪,首先就得自己有能力胜任更高的职位,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兼职收入是我们下班之后,或者周末可以去做的事情,是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可以赚钱的东西。

理财收入也叫被动收入,钱放在银行里也是一种理财,只是非常少。我们一般把钱放在余额宝或者理财通这类货币基金里,收益高,风险低。

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理财产品,比如基金,债券,国债,股票,房产,等等。

不管是哪种收入,归根结底,还是要靠不断学习,提升能力,才能赚到更多钱。

我那30岁的女同事:月薪6000,背着3万块钱的包,每月租房4500...

你身边有张姐这类同事吗?你是怎样开源节流,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的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

最好有中美2种职场思维,否则这辈子你总是摔跟头,还不知错在哪

这几天,职场剧《都挺好》大火。我们都羡慕苏明玉能从一个师范生摇身一变,成为职场精英。然而被苏母精心教育,到美国留学的苏明哲却轻易就被公司辞退。

苏明哲职业生涯的失败有自身的原因,但是和中美职场文化有关。那么中美职场文化有哪些区别呢?

最好有中美2种职场思维,否则这辈子你总是摔跟头,还不知错在哪

一:中国听得是情绪,美国听得是内容

1:中国职场重情绪,不管这个事情怎样了,你对我说话的态度才是我所在意的。

2:美国职场重内容,不管你的情绪是激动的好的,还是坏的,发生了什么事才是我所在意的。

职场重情绪有好有坏,好的方面是大家会努力营造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圈;坏的方面是太关注人的情绪而忽略了工作内容。

职场重内容也有好有坏,好的方面是工作可以很快完成;坏的方面是同事之间的关系会冷冰冰的,非常有距离。

最好有中美2种职场思维,否则这辈子你总是摔跟头,还不知错在哪

二:中国一出问题找源头,美国一出问题找解决方法

1:中国职场一出问题喜欢找源头,谁做的,到底这个项目是什么情况,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2:美国职场一出问题喜欢找解决方法,这个问题怎么解决,从哪几个方面解决,谁来解决。

职场重找源头有好有坏,好处是,容易找到一类问题的根源,下一次可以对症下药;坏处是特别容易把原因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,互相扯皮,背黑锅。

职场重解决方法也有好有坏,好处是,当下解决问题,快速止损,不互相扯皮;坏处是,治标不治本,只是暂时解决了表面问题,后期还有可能会犯同样错误。

最好有中美2种职场思维,否则这辈子你总是摔跟头,还不知错在哪

三:中国关注集体,美国关注个体

1:中国职场特别关注集体,大家觉得怎么样?大家一起聚餐,少数服从多数。

2:美国职场关注个体,你觉得怎么样?哪怕有一个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,都要去关注。

职场重集体有好有坏,好处是,容易提高效率,同事们的意愿往往都是一个声音;坏处是,很多好的点子都没人敢提,会被扼杀在摇篮中。

职场重个体有好有坏,好处是,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同事,好的点子也会被采用,而且更为民主;坏处是,听每一位同事的意见太浪费时间,根本没有那么多好的点子。

最好有中美2种职场思维,否则这辈子你总是摔跟头,还不知错在哪

在职场中,如果我们做事既把内容表达好了,又注重同事的情绪;发生问题,先解决问题,再去找源头治根;既关注每个人,采纳优质建议,又关注集体,选择最佳方案。

那就中西合璧,天下无敌了。

你觉得自己的中国职场思维比较多,还是西方职场思维比较多?欢迎留言讨论哦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© 2021 大众早报网 版权所有,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